English

“可乐”的竞争

2000-06-23 来源:光明日报 沈清 我有话说

100多年前,碳酸饮料从美国诞生,由此有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世界级品牌,1985年前后,中国的北京、上海等地,开始出现引进改良的“可乐”产品,与此同时,“可口可乐”、“百事可乐”大举进入中国市场,仅几年时间,第一批我们中国的“可乐”企业便消失无踪。90年代中期,以“健力宝”为代表的第二批中国“可乐”产品在本土重新登场,并很快形成了健力宝、非常可乐、汾煌可乐三个国产“少年”共同抗争可口可乐、百事可乐两大国外“巨人”的局面。

目前碳酸饮料市场的竞争是业内的而非业外的,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只是谁占的市场份额更大的问题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角逐的是中国的大中城市,而三个“少年”角逐的是广大城乡市场,各人的市场层面不同,因此并无激烈冲撞式的竞争。而且,碳酸饮料与牛奶、茶、矿泉水一样,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消费必需品,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加之它的低价位和易耗性,决定了这一市场不存在饱和与否的问题。企业所要考虑的,是生产技术水平及管理、决策方面是否适应市场需要,纯粹意义上由于市场竞争被挤垮的可能性很小。

三个“少年”是不同于第一批国产碳酸饮料企业的,它们的实力更大,品牌意识更强,市场开拓能力更快,更熟悉中国的国情,因此具有和两大“巨人”竞争的本钱。“可乐”的竞争无非两大要素,一是品牌,二是口感。国产品牌已经具备了为消费者认同的这两大要素,就有了进一步崛起的可能。然而,市场竞争的激烈仍然是不可避免的。三个“少年”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,不被淘汰出局,一是做好质量,二是做大品牌,三是做好低成本扩张,四是做强企业,形成规模效应,除此之外,别无捷径可走。

除了抓紧练好内功外,企业还要注意对外的宣传策划工作。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,广泛对外交流信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向,广交朋友以建立市场网络、寻找投资方向和伙伴等。对企业来说,全国糖酒交易会实际上是一个孵化器。汾煌可乐去年以“亚洲第一龙船”的形象进入天府广场,获得的回报是4亿元订单,当年汾煌集团便到四川建分厂。企业在作市场宣传策划时,对自身的形象定位必须非常鲜明,要以文化理念为基础,以科学策划而非单纯广告手段进入。要将品牌推广注入文化的灵魂,搞同一鲜明形象的不同主题系列宣传,为企业效益而策划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